搶先預覽蘇富比九月于倫敦舉行的重磅拍賣與展覽:開創性收藏家保琳?卡皮達斯(Pauline Karpidas)
搶先一睹其獨一無二的倫敦住所中珍藏的藝術與設計巨作
展品涵蓋馬格利特(Magritte)、達利(Dalí)、沃荷(Warhol)、唐吉(Tanguy)、德?基里科(De Chirico)、畢加索(Picasso)等藝壇巨擘之繪畫、雕塑與素描杰作,
并匯聚超過六十件萊蘭伉儷(Les Lalanne) 的作品,當中多件為藏家專屬訂制
搶先預覽——蘇富比九月于倫敦舉行的重磅拍賣與展覽

「保琳?卡皮達斯位于倫敦的住所,是她奇幻思維的具體展現,也是她極致品味與真誠美感的延伸。每次有幸造訪,總會驚嘆于她對收藏的嚴謹態度。她深入探索偉大藝術家創作的精神,亦在本次拍賣中展露無遺——拍品橫跨各種媒材,展現出她多元而深入的收藏視野。我們希望此次展覽的策展方式,也能傳遞她居所中那份令人贊嘆與驚喜的氛圍。保琳最可貴的一點,是她總能給予年輕藏家信心。這次釋出她的部分珍藏,也將讓新一代得以如她當年那般,開啟屬于自己的收藏旅程。」
Oliver Barker,蘇富比歐洲區主席
保琳?卡皮達斯(Pauline Karpidas)承襲了二十世紀「偉大女性收藏家」(Grande Dame)的傳統。這些藏家以全心投入的支持、百折不撓的毅力與無窮的知識好奇心,引領了其時代對藝術與藝術家的理解與欣賞。她在倫敦的獨特住所,是她眾多居所中最具代表性的空間,亦是她超現實主義收藏精華的所在。
今年九月,蘇富比將拍賣其倫敦珍藏,講述一段橫跨半世紀以上的非凡收藏旅程。拍品包括漢斯?貝爾默(Hans Bellmer)、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伊夫?唐吉(Yves Tanguy)、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利奧諾拉?卡林頓(Leonora Carrington)、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巴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安迪?沃荷(Andy Warhol)與杰夫?昆斯(Jeff Koons)等人的經典巨作,以及克洛德?萊蘭(Claude Lalanne)與弗朗索瓦?沙維爾?萊蘭(Fran?ois-Xavier Lalanne)、馬蒂亞?博內蒂(Mattia Bonetti)和安德烈?迪布勒伊(André Dubreuil)專為保琳?卡皮達斯構思并打造的獨一無二家具作品。本次拍賣匯集約250件拍品,總估值約6000萬英鎊,將成為蘇富比在歐洲的最高估價之單一藏家拍賣系列,意義非凡。
保琳的收藏同時也提供了一個難得契機,讓人得以更廣泛地探索藝術贊助與收藏的歷史——幾乎每件作品與對象的來源,都牽連著一串非凡人物的名字。本次拍賣釋出的部分作品,曾經由多位傳奇藏家珍藏,包括:包括超現實主義的奠基人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達利的摯友,并且曾打造過全球最重要現代藝術收藏之一的愛德華?詹姆士(Edward James),以及巴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家族。
拍賣將于9月17日與18日舉行,分為晚間與日間拍賣,并同步開設網上拍賣專場。拍賣預展將于9月8日開幕并公開展出,帶領觀眾走進以保琳倫敦住所為靈感的奇幻世界。這場沉浸式展覽由2023年轟動一時的《費迪?墨格利(Freddie Mercury)》展覽設計師操刀,當年該展在短短四周內吸引超過14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創下歷來最高紀錄。
保琳?卡皮達斯(PAULINE KARPIDAS):畢生的收藏旅程
「自我踏入藝術世界以來,有幸結識無數令人敬佩的人物,正是他們讓這個收藏成為可能——從啟發我、亦為我導師的亞歷山大?約拉斯(Alexander Iolas),到那些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們。我始終視自己為這些作品的暫時守護者,現在,我覺得是時候讓構成我倫敦住所的一件件作品,去尋找新一代的守護人了。這絕不是結束,我會如多年來一樣,繼續與藝術為伴、閱讀、收藏新作,并支持藝術家。」
保琳?卡皮達斯

Pauline and Constantine ‘Dinos’ Karpidas
保琳?卡皮達斯常將自己對「美好事物之美」的體會,歸功于丈夫康斯坦丁?「迪諾斯」?卡皮達斯(Constantine “Dinos” Karpidas)。康斯坦丁是一位成就斐然的收藏家,主要專注于19世紀藝術與印象派作品,曾于拍賣中購入雷諾阿與莫內的畫作。然而,自從遇見希臘藝術經銷商亞歷山大?約拉斯(Alexander Iolas)后,保琳對藝術的熱愛便展開了全然不同的新篇章。

約拉斯是保琳收藏之路上的關鍵人物。他曾與眾多傳奇藝術家合作,其代理名單涵蓋畢加索、恩斯特、馬格利特、達利、萊蘭伉儷、封塔納、魯沙、勞森伯格與沃荷等重量級名字。1974年,保琳與康斯坦丁造訪了約拉斯位于雅典的宏偉宅邸。在那里,保琳首次近距離接觸到精彩絕倫的超現實主義畫作,那是她從未見過的藝術世界,令她深受震撼。隔日,她再次前往拜訪約拉斯,承諾將全心投入藝術收藏,并以此說服已退休的他重新出山。
自此,兩人攜手展開一段非凡的收藏旅程,致力于匯集一系列杰出作品。保琳則展開密集的閱讀計劃,頻繁造訪博物館與畫廊,將自己全然投入于藝術的探索之中,同時不斷磨練自身的眼光與感知力。這段知性之旅也具體體現在她倫敦客廳中那座由馬蒂亞?博內蒂(Mattia Bonetti)專為該空間設計,堆滿了書籍的書架上。翻閱痕跡斑斑的藝術史、哲學與精神分析書籍,與馬格利特、妮基?桑?法勒、萊蘭、高更等人的雕塑并肩陳列。

Giorgio de Chirico, Ritratto di Alexander Iolas, 1937, est £3,000-5,000
在這段旅途中,保琳結識了來自藝術、畫廊、學術、社交、慈善與貴族界的璀璨人脈,并與其中不少人成為終身摯友。她的親密友人包括萊蘭伉儷和安迪?沃荷;她穿著由伊夫?圣羅蘭專為她量身訂制的高級訂制服;并結識了皮耶?馬蒂斯(Pierre Matisse)、帕洛瑪?畢加索(Paloma Picasso)、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愛德華?詹姆士(Edward James)、揚?克魯吉耶(Jan Krugier)、約翰?理查德森(John Richardson)、佩姬?古根漢(Peggy Guggenheim)及多米尼克?德?梅尼爾(Dominique de Menil)等人。

藏品聚焦
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飛翔的雕像》(La Statue volante,估價:900萬至1200萬英鎊)是馬格利特創作生涯最后十年間最謎樣的畫作之一。馬格利特聚焦于兩個核心元素:經典的米羅的維納斯雕像與一段建筑飾條雕刻,并將兩者戲劇性地放大與裁切。

這幅畫最初由約拉斯直接向馬格利特本人購得,他在馬格利特生前一直擔任其代理。這幅作品在1985年納入保琳收藏之前,曾于兩場對馬格利特國際聲譽具有重要意義的展覽上亮相過:一是1959年在約拉斯位于紐約的畫廊展出,另一則是馬格利特在1960年于達拉斯藝術博物館舉行的美國首場博物館回顧展。

另有十幅馬格利特的作品將一并釋出,其中包括《白人種族》(La Race blanche,估價:100萬至150萬英鎊),馬格利特透過這幅畫探討了一個超現實主義始終熱衷的主題——破碎的人體。

這種構圖標志著馬格利特以多種形式探索破碎的人體主題之始,其中包括一件拋光青銅雕塑(估價:25萬至35萬英鎊),也將在本次拍賣中釋出。此外,《頭像》(Tête,估價:30萬至50萬英鎊)也是一直擺在保琳書架上的作品。保琳于1987年在倫敦蘇富比為馬格利特工作室所舉辦的馬格利特遺孀遺產拍賣會上購得這件鮮艷的藍色人頭雕塑。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安迪?沃荷在保琳收藏旅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成為她的摯友。兩人首次相遇是在1978年,當時約拉斯帶著保琳與迪諾斯前往紐約拜訪沃荷,請他為兩人創作肖像。然而,真正讓兩人建立深厚情誼的,是他們對貝爾佩龍(Belperron)與JAR那種浮華奢麗珠寶設計的共同熱愛。
本次拍賣將釋出四幅沃荷的重要畫作。拍賣重點之一是兩件受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啟發的作品——孟克與馬蒂斯(Henri Matisse)是沃荷最喜愛的藝術家:《圣母與帶骷髏手的自畫像(致敬孟克)》(Madonna and Self-Portrait with Skeleton’s Arm (After Munch),估價:150萬至200萬英鎊),以及《吶喊(致敬孟克)》(The Scream (After Munch),估價:200萬至300萬英鎊)。這些作品出自沃荷的《取法藝術》(Art from Art)系列,他在這一系列中,透過其標志性的普普風格重新演繹藝術史上最廣為人知、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圖像——從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到達文西的《最后的晚餐》——創作出帶有鮮明個人風格的作品。

沃荷取材其他藝術家的另一例作,是《詩人與他的繆思(致敬德?基里科)》(The Poet and His Muse (After de Chirico),估價:60萬至80萬英鎊)——這是一場普普藝術之王與超現實主義語匯之父之間的精彩碰撞。在喬治?德?基里科(Giorgio de Chirico)于1982年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回顧展之前,沃荷早在1970年便已與他相識。沃荷深受這位意大利藝術家所采用的系列化與重復手法所吸引。

拍賣亦將呈現德?基里科的兩件畫作:《戰爭》(La Guerra,估價:100萬至150萬英鎊)與《裸女》(Nudo,估價:60萬至80萬英鎊)。1916至1917年,德?基里科于費拉拉(Ferrara)服役期間所作的《戰爭》,是其創作生涯中關鍵之作。這幅畫曾為安德烈?布勒東(André Breton)、英國超現實主義藝術家戈登?昂斯洛?福特(Gordon Onslow Ford),以及美國畫家、作家與畫廊主威廉?S?科普利(William S. Copley)所收藏。
20世紀的藝術世界中,鮮有人物能如曼?雷(Man Ray)般充滿傳奇色彩。這位富有遠見的超現實主義者的攝影作品在戰前巴黎的前衛藝術圈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安迪?沃荷的《曼?雷》(Man Ray,估價:40萬至60萬英鎊)將這位藝術家塑造成一位散發大膽古怪的超現實神秘氣息的普普藝術偶像。1973年,沃荷前往巴黎,造訪當時83歲的曼?雷,并在他的工作室與他會面。他帶著標志性的寶麗來相機,不斷地為曼?雷拍攝,捕捉他各種造型與情緒變化,有時還配以船帽或雪茄等道具。沃荷對曼?雷懷有深厚敬意,熱衷收藏其攝影作品。他逝世后的遺產拍賣中,便包含了超過25幅曼?雷的攝影作品。

弗朗西斯?皮卡比亞(FRANCIS PICABIA)
約于1940至1941年間創作的《兩位摯友》(Deux amies,估價:220萬至280萬英鎊),標志著皮卡比亞晚期藝術生涯中的一個重要時刻——他重新將重心轉向具象表現。在這件作品中,皮卡比亞取材1930年代流行文化中的攝影圖像,將大眾媒體的視覺語言與個人獨特的繪畫筆觸相融合。畫中描繪兩位交纏的女人,一個內斂退縮,另一個則沉醉入神,體現對欲望曖昧且深具心理層次的詮釋——這正是超現實主義的一大核心主題。《兩位摯友》一直保留在藝術家的遺產中,直到1979年才轉入其妻歐嘉?莫勒?皮卡比亞(Olga Mohler Picabia)的收藏。

另呈《海邊的男女》(Homme et femme au bord de la mer,估價:80萬至120萬英鎊),描繪一對情侶佇立海邊;約于1925至1926年創作的《無題(西班牙女子)》(Untitled (Espagnole),估價:60萬至80萬英鎊),這是一幅構圖鮮明的肖像,其裝飾性的細節與神秘的人物形象獨具特色。
利奧諾拉?卡林頓(LEONORA CARRINGTON)

在利奧諾拉?卡林頓的作品《三鐘經之時》(The Hour of Angelus,估價:60萬至80萬英鎊)中,三位女性人物正沉浸于《三鐘經》的祈禱之中——這是天主教徒每日三次頌念、致敬圣母瑪利亞的傳統儀式,也許呼應了藝術家早年在修道院學校接受的教育經歷。這件作品是1949年卡林頓居住在墨西哥時所作。畫面飄渺夢幻,同時體現出她深受墨西哥多元傳統所啟發的創作靈感——當地的阿茲特克、瑪雅與天主教信仰在文化中并存交融,形成鮮明而獨特的精神背景。
伊夫?唐吉(YVES TANGUY)
《無題》(Titre inconnu,估價:100萬至150萬英鎊)是伊夫?唐吉超現實風景畫中的杰出之作。此幅作品創作于1929年,正值他創作風格出現關鍵突破之際——那時他開始完全依循直覺作畫,摒棄草圖構思。這件作品喚起了他在布列塔尼沿海地帶的童年回憶。唐吉在1920年代多次重返這片崎嶇的海岸,孕育了獨特的視覺語匯,最終孕生出如這幅遼闊夢幻般的景象。
這幅作品不僅歷經多位重要藏家之手,亦擁有輝煌的展出紀錄——曾于1982至1983年,在龐畢度中心首展的唐吉巡回回顧展中亮相。

同場亦將呈另一件同樣充滿異界氛圍的作品,出自唐吉的鄰居——維克多?布勞納(Victor Brauner)之手,名為《我們被背叛了》(Nous sommes trahis,估價:35萬至45萬英鎊)。這幅作品創作于1934年,也就是布勞納加入巴黎超現實主義團體的次年。畫布右下角可見他獻給布勒東(André Breton)的題字——當年稍早布勒東曾為布勞納在巴黎舉辦的個展撰寫熱情洋溢的目錄前言。布勒東在展覽結束后立即購入此作,并一直收藏至辭世。2003年,他的后人在巴黎拍賣將《我們被背叛了》釋出,終被保琳投得。

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
薩爾瓦多?達利的《加拉?加蕾麗娜肖像》(Portrait de Gala Galerina,估價:35萬至45萬英鎊)是一幅少見的鉛筆素描,描繪他摯愛的妻子與繆思——加拉(Gala)。他們的關系既是婚姻,也近乎傳奇,深深影響了達利的創作與人生——在動蕩不安的現實中,她是他唯一的定數,也是他超現實世界中最完美的鏡像。這幅1941年創作的靜謐素描誕生于戰時流亡的背景下,展現了達利對加拉的深情如何使他重新投入嚴謹的美學追求,并專注鉆研拉斐爾、達文西與委拉斯開茲的技法。
《加拉?加蕾麗娜肖像》(Portrait de Gala Galerina)曾為英國詩人愛德華?詹姆士(Edward James)收藏,他是達利最重要的贊助人之一,也是其早期的重要支持者。本次晚間拍賣亦將呈現另一件曾屬詹姆士收藏并掛在其臥室中的作品——《帕拉第奧風景中的信使》(Messager dans un paysage Palladien,估價:20萬至30萬英鎊)。
設計與萊蘭伉儷(LES LALANNE)

克洛德與弗朗索瓦?沙維爾?萊蘭(Claude 和 Fran?ois-Xavier Lalanne)如今已成為頂級室內設計與收藏界的代名詞。1978年,保琳首次拜訪萊蘭伉儷位于巴黎郊外于里(Ury)那魔幻般的住宅與工作室,成為他們聲名大噪之前最早的一批藏家之一。此后數年,保琳陸續委托他們創作多件專屬訂制作品,構成一套極具個人情感的收藏,也見證了一段真摯友情的延續。
透過萊蘭伉儷的作品,保琳倫敦住所中的每一處擺設都洋溢著美感與奇想,引人駐足再三端詳——從那張詩意構圖中出現她鐘愛的貓頭鷹圖案的精致床鋪(估價: 20萬至30萬英鎊),到那盞懸掛于樓梯上方,詩意獨具的蝴蝶吊燈(估價:15萬至20萬英鎊)。
最能體現保琳與萊蘭伉儷長年深厚收藏情誼的作品,莫過于這件充滿魅力的《長腳高麗菜》(Choupatte,估價:30萬至40萬英鎊)——將一顆寫實的高麗菜與兩條禽類腿部進行超現實的結合。這件作品原本擺放于保琳客廳中一張出自迪亞哥?賈柯梅第(Diego Giacometti)之手的桌子(估價:18萬至25萬英鎊)上。

在為保琳量身打造的眾多作品中,最為獨特的莫過于克洛德所創作的《鱷魚凳》(Crocodile Stools,估價:18萬至25萬英鎊)——這是在市場上前所未見的款式。《鱷魚》系列的誕生與作品本身一樣充滿超現實色彩。1972年的一個滿月之夜,得力于藝術家妮基?桑?法勒(Niki de Saint Phalle)與動物園園長的關系,萊蘭在午夜前往當地動物園,取得一只剛死的鱷魚。

懸掛在保琳臥室中,令人驚艷的《植物結構鏡》(Structure Végétale mirror,估價:20萬至30萬英鎊)亦是克洛德的獨創之作。這面氣勢磅礴的鏡子裝飾著放大比例的銅葉,使日常生活的片刻也能沐浴在大自然的奇幻詩意之中。
廚房的核心焦點是一張由弗朗索瓦?沙維爾(Fran?ois-Xavier)打造的《鴨子桌》(Aux Canards Table,估價:60萬至80萬英鎊),雕塑感十足,且桌上放置著藝術家創作的獨特小犀牛造型調味瓶。

保琳的住所設計少不了馬蒂亞?博內蒂(Mattia Bonetti)與安德烈?迪布勒伊(André Dubreuil)的家具作品,他們延續了萊蘭夫婦將頂級藝術與實用生活完美結合的傳統。客廳的書架(估價:5萬至7萬英鎊)由博內蒂設計,是倫敦住所的大膽設計焦點。還有另一件向迪布勒伊訂制的獨特委托作品《壯麗書桌》(估價:4萬至6萬英鎊)。

杰夫?昆斯(JEFF KOONS)
保琳于1980年代初識杰夫?昆斯,當時他是紐約藝術圈中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他那充滿誘惑與挑釁的作品承襲了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精神。

既可愛又詭異的《貴賓犬》(Poodle,估價:100萬至150萬英鎊)多年來安放在保琳的玄關,優雅地藏于萊蘭夫婦的玄關柜下,以其威嚴的獅身人面像姿態和精致的卷毛迎接來訪者。貴賓犬曾是實用的工作犬品種,后來成為法國皇室與貴族的寵愛犬,并被路易十六封為「國犬」。當昆斯創作《French Coach Couple》時,這種品種已成為都市上流社會的一種視覺象征。因此,這座雕塑具有雙重意義:既是狗本身,也是藝術品,兩者皆代表著彰顯成功與階級的文化資本。

巴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
畢加索于1968年創作的《男子胸像》(Buste d’homme,估價:150萬至250萬英鎊)充滿了他創作生涯最后十年的創造力與活力。畢加索1960年代的許多作品可被視為他與所敬仰的西洋古典油畫大師們之間的對話,藉此確認自己在藝術傳承中的地位。他在此時期創作的男性形象,實際上是隱晦的自畫像——這些視覺符號讓他得以探尋自身的身份認同、創作傳承以及逐漸增長的年齡。保琳于1984年6月從約拉斯處購得《男子胸像》。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
- 搶先預覽蘇富比九月于倫敦舉行的重磅拍賣與展覽:開創性收藏家保琳?卡皮達斯(Pauline - 2025/08/05
- AI賦能設計:伏正講述未來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 - 2025/07/21
- 一線品牌煉成記:美升娜家居的全產業鏈“硬核邏輯” - 2025/06/05
- MoriMori亮相“設計上海2025”,以光與聲打造沉浸式生活美學體驗 - 2025/06/05
- 裝修設計就上A-plus造詣社小程序!300+設計師在庫匹配你的家裝需求 - 2025/05/27
- 卡昂家居沙發:“會呼吸”的沙發,宅家幸福感拉滿! - 2025/05/27

- 搶先預覽蘇富比九月于倫敦舉行的重磅拍賣與
- 2025年度萬象天冠高端衣柜定制品牌第三屆大
- 以“風”塑魂,2025美的空調家裝設計師大賽于
- 將軍牌生態板:夏日家居美學,邂逅自然清涼
- 佛山貝德朗門窗:憑什么成為門窗界的“十大品
- 日富門業:用實力證明,好門值得被“看見”
- 喜訊丨彬仲涂料榮膺“中國十大品牌稱號”彰
- 愉升商用飲水宣傳片登陸廣東經濟科教頻道 鑄
- 豪貝家照明:以十大幫扶政策為支點,撬動家居
- AI賦能設計:伏正講述未來設計師的核心競爭力
- 萬家信賴 品質為寶:威利電器榮登廣東經濟科
- 久處不厭的居所:穩鹿板材的長期主義美學
- 從一塊板到整個家,金業板王用浪漫書寫健康宣
- 什么是真的“性價比”產品?東冠皇冠板材告訴
- 領航者家居:拒絕價格內卷,用品質開啟健康生
- 防風暴門窗國標認證者劉萬奇:一張證書背后的
- 福布斯星光加冕|S&G|SUENO以西班牙睡眠藝術
- 奈哲門窗:佛山品質門窗引領者
- S&G|SUENO禮獻摯愛母親,感恩守護每一場酣甜
- 榮耀時刻|奧迪斯多彩門窗再度蟬聯“中國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