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設計:打造有創意和特色的城市
本報訊(記者 李曉平 通訊員 孫怡 黃梅芬)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建設工業設計之城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日前,記者就廈門建設工業設計之城采訪了我市相關的專家、學者和設計師,請他們從各自的角度建言獻策。
工業設計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戰略,被譽為智慧產業,是企業創新的引擎,有利于推動產業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北上廣的“大而全”不同,廈門更適合定位“小而美”的設計戰略。我市將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轉型升級這一主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充分發揮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和作用,以企業為主體,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以人才培養為支撐,以兩岸合作、產學研用共建為依托,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逐步形成設計創新、技術創新、品牌創建的創新機制,加快推動我市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全面提升工業設計發展水平和產業競爭力。力爭到2018年,在工業設計領域影響力進入全國領先行列,成為海峽西岸輻射帶動效應顯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設計之城”。
工業設計已經成為促進科技與文化緊密融合,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城市品質的重要手段,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動力。我市將力爭培育5家以上國家級企業工業設計中心、20家以上省級企業工業設計中心、30家以上市級企業工業設計中心,建成3個以上具有行業特色、帶動效益顯著的工業設計園區,聚集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設計企業,擁有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工業設計品牌,積極引進一批優秀設計團隊和設計大師,培養一批創新能力強的優秀設計人才。
加強人才培育 打造發展環境
一座設計之城,城市環境的打造要有創意和特色,而不是千城一面;要具備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企業;有蓬勃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為市民的生活多提供一些設計服務,提高市民的參與度,從而提升他們的審美及創新意識。
當前,廈門還較缺乏有影響力的設計機構和設計大師,且現有設計機構的業務有相當一部分局限在外觀設計上,真正的創新設計較有限,應該有效地將藝術、技術、商業、消費者緊密聯系起來。建議通過政策的扶持,鼓勵國內外優秀設計人才來廈門創業或設立工作室,鼓勵企業、高校招聘國內外優秀設計人才,特別是行業內的大師級人才。本地人才培育也非常重要,建議完善工業設計教育培養體系,加強高校工業設計類專業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更多實用性、應用型人才。
廈門比鄰臺灣,臺灣的工業設計發展較早,尤其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較有優勢,應進一步加強兩岸工業設計的交流與合作,除了舉辦賽事、展覽之外,在項目合作、設計資源的引進方面可以有進一步的拓展。同時,應加強對知識產權的宣傳和保護力度,除了對授權專利的獎勵外,還應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可以考慮在產品或包裝等設計承載物上標注設計機構或設計師的名稱,鼓勵以知識產權入股或折算為注冊資金,以此來鼓勵創新設計,保護創新設計,以營造良好的工業設計發展環境。
推動產學研合作 大力開發自主品牌
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對廈門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廈門工業設計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快。目前的發展尚處于淺層次,基礎較為薄弱,不少人對于工業設計還僅僅停留在外觀設計、包裝、造型、文創等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外觀類領域,深層次且有自主產權的核心技術比較少。建議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引導企業加大工業設計創新投入,創新業務流程和組織架構,促進企業技術、設計、管理創新的有效結合,不斷提升設計創新水平。廈門應該從自身特點出發,著手于時尚領域,加大自主品牌的開發,建立特色基地,如服裝、衛浴、櫥柜、健身保健等,有利于提升產業吸引力和輻射力。
發展工業設計不僅有利于提升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產業實力,且能推動其形成自身的產業技術鏈,尤其是新興產業中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領域。建議支持工業設計產學研合作,鼓勵工業企業與設計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間加強合作,聯合實施一批產學研合作技術攻關項目,聯合開展基礎性、通用性、前瞻性的工業設計項目,重點支持開展基于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工業設計應用開發。通過人才與項目等合作,構建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機制。
應該充分發揮國家級、省級、市級工業設計中心的引領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城市的工業設計建設。支持建設集工業設計服務、培訓、講座、交流、展示、交易、辦賽等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增強企業、公眾的工業設計意識,營造工業設計發展的良好氛圍。
營造產業生態 突出城市個性
發展工業設計,要注重保持城市的先鋒性,如上海偏向于咨詢,深圳則更擅長于設計的落地。設計要注重保持城市特色,廈門可以保持閩南化,在設計中更多運用閩南文化的要素,突出其個性。推動工業設計產業集聚發展,建議多引進類似紅點這樣的時尚活動,激發城市的設計活力;構建高端、具有融合度的產業創新體系,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落戶廈門,加強合作,提升工業設計產業的輻射和帶動作用。
城市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發展工業設計之城,產業生態很關鍵。建議政府應該多開發一些“外腦”服務,讓更多的設計人參加到城市建設中。就如一套房子的裝修,有硬裝和軟裝,硬裝部分如城市的規劃、建設等基礎服務交給政府,但軟裝部分應更多地注入設計語言,邀請設計師參與其中,共同設計我們的城市,如一個小小的窨井蓋,也可以設計得很漂亮,這也有利于城市設計土壤的培育。
工業設計從專業到行業,人文基礎、設計氛圍必不可少。建議將一些專業類展會,更多移到人群較集中的大型購物中心、商場等舉行,吸引更多人來關注設計,爭取營造人人都是設計師的良好氛圍。從行業到產業,需要增加更多的產業鏈條,不僅僅只有中間的設計環節,還有前方咨詢、用戶研究,后方的行銷和應用等。
-
2021/12/29
-
2021/12/24
-
2021/12/20

- 愛華仕斬獲“2021年度中國廚衛行業年度智能
- 回首2021,迎戰2022 彩虹線開啟新征程!
- 福臨板材|福滿2021,圓夢2022
- 美特照明:2022年照明新趨勢,經銷商如何做大
- 會自己“洗澡”的集成灶,帥康自動清洗集成灶
- 帶你設計一款功能多變,簡單實用的休閑露臺陽
- 世紀豪門吊頂:破防了!原來顏值+實力=H20
- 裝修木門選的好,噪音統統沒煩惱
- 寒潮來了,有淋浴房洗澡更保暖舒服
- 元旦特輯:歐意電器述說生活的點滴與美好
- “中國十大品牌”獲獎名單出爐,賽戈水漆榮耀
- 2021值得消費大賞 凱迪仕智能鎖榮摘兩項桂冠
- 益恩家居:新年新氣象,愛自己從好好睡覺開始
- 元旦伊始:健康新生活,從精格管道直飲水開始
- 喜迎元旦|新年新燈飾 箔晶智能照明讓酒店暖
- 吉美幫的2021 “專精特新” 深耕屋面防水體
- Aqara攜手京東成立燈光設計聯盟 打造燈飾照
- 年底廚房煥新顏,如何選擇廚電?好太太智能來
- 全鋁家具全屋莫蘭迪色系,這款美式輕奢范贏鄰
- 順趨勢·筑鳳巢·贏未來 鳳梧居門窗2021年會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