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路燈緣何難以落地?萬億市場幾時成真?
當下,我國智慧城市對路燈、基站、攝像頭、環境監測設備、充電樁需求達到上億級別,都需要路側桿掛載。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職權分散,造成了大量道路開挖、重復建設問題,既影響城市美觀又造成資金浪費;另外不同源的數據目前也分散在各個管理部門,聚而不通,通而不用的現象比比皆是,難以打通數據孤島。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管理者已經意識到建設重復和數據孤島問題,因此在城市建設中越來越多地從城市整體頂層設計出發,從分散建設的路邊各種桿體升級為“智慧燈桿”建設模式承載通信基站和各類傳感器,這也契合尤為契合“新基建”的建設思路。
智慧燈桿是集智慧照明、視頻監控、交通管理、環境檢測、無線通信、信息交互、應急求 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公共基礎設施,可掛載 4G/5G 通信基站、WiFi 無線網絡、智能節能 路燈、智能安防監控、智能人臉識別、交通誘導與指示、音響與廣播電視、無人機充電、 汽車充電樁、停車無感支付、無人駕駛誘導等設備。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智慧燈桿或者綜合桿是城市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經之路。
用數據詮釋市場
自國家開始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以來,住建部發布三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其中第一批在2013年1月發布,共包含90個城市(區),其中地級市37個,區50個,鎮3個;第二批于2013年8月公布,共包含103個試點;2014年公布第三批試點,共計93個,其中84個新增試點,13個擴建試點。截至目前,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試點數量已經達到290個。
智慧路燈作為新基建的排頭兵,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石,有這樣幾組數據向我們揭露出了它的市場。
數據一
2014-2019年,我國城市道路照明燈桿數量逐年增加,2019年我國城市道路照明燈桿保有量約為2935萬盞;若2020-2025年,我國城市道路照明燈桿數量保持5%的增速,預計2025年城市道路照明燈數量將達到3923.4萬盞。
數據二
有關資料顯示,從2014到2018年,智慧燈桿在每年新增城市照明路燈中滲透率從0.0022%增長到0.0475%,預計2020、2021年智慧燈桿總量將達到50700和150700根,以智慧燈桿單價為2萬均價計算,總的潛在市場空間達5476億元。
數據三
《廣州市智慧燈桿建設管理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建成智慧燈桿約8萬根,其中市中心區約4.2萬根,提供5G微站站址約3.2萬個,為中心城區提供保障5G網絡深度覆蓋所需站址資源。
《杭州市5G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顯示,2020年杭州城內的12萬根路燈桿都將改造成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智慧燈桿,不僅具有基礎照明功能,還將實現5G基站、WIFI覆蓋、環境監測、視頻監控等功能。
《惠州市智慧桿專項規劃》提到,惠州市未來3年將規劃建設智慧桿8934根,其中包括基礎配置智慧桿7568根,多功能配置智慧桿1366根。
與數據不符的市場表現
通過數據一與數據二我們能看到智慧燈桿廣闊的市場,但根據若以數據三來看,當下290個智慧城市試點,論經濟廣州、杭州已名列前茅,但落成智慧燈桿也不過二十萬根。即便是以廣州、深圳落成智慧燈桿的數量作為剩余288個智慧城市試點的平均數,在計入兩萬元的的均價,共計市場也不過710億元左右,與數據二中預估的潛在市場份額差距頗大,是什么讓應用端市場與預計市場相差如此之大?
讓我們以上海為例,2018 年上海市以進博會為契機,3 月正式發布《上海市城市道路桿件整合設計導則》,并印發《關于開展本市架空線入地和合桿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基本確立了桿體、燈具、管線、基建施工部分由上 海市住建委(上海市城市綜合管理事務中心)牽頭建設、運維和管理,桿體上各類設備 由各使用部門建設、運維和管理的模式。
按照計劃,從2018年開始上海開啟了三年的架空線落地計劃,預計完成500 公里架空線落地,截至2020 年4月已經基本完成。中心城區伴隨架空線路落地也會有智慧桿項目建設。
實踐中,上海以內環內重點區域、重要道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場館周邊為重點,完成道路架空線入地,同步開展合桿整治工作,建設架空線入地工程,將路燈、指示牌、 信號燈等多種桿塔合并,拔除近萬根立桿,平均減桿率達到 68%。
外灘地區已經實現全覆蓋,人民大道黃陂北路路口、武勝路、威海路路口、黃浦路大明路路口、中山東一路等也是典型的案例。
從上海市的經驗來看,合桿整治過程中一般不大面積開挖道路,故項目的施工周期較短,一般小于1年;設備主要來自原有設備的遷移,新購設備主要是對原有損壞設備的替換,故采購量有限。這種情況下,平均每一個智慧桿造價約 5-6 萬元,其中桿體約2-3萬元,施工費用約2-3萬元。
這也就意味著,對于政府端來說,開展智慧桿項目建設要計算的并非僅僅是智慧燈桿的設備造價,包括安裝施工、后續運維,皆需要一筆不菲的投入。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當下智慧燈桿的落地速度不如預期,為何從應用端來看市場并沒有理論上的那般壯闊誘人。
良好的商業模式讓成本不再制約發展
由于歷史原因,傳統的路燈桿等桿體主要運營權在政府手中,普遍來看,政企客戶更傾向于購買燈桿+服務的方式,智慧桿運營需要通過專業管理平臺實現,參與方眾多。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智慧桿面臨的主要問題并非技術問題,而是如何突破原有多方管理的藩籬,進行建設和運維的優化配置。《中國智慧燈桿白*書》建議加強商業模式的創新探索,建立一種由政府統籌監管、參與者協同共贏、廣大民眾共同受益的投資運營模式。
談起運營模式,當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主要采用的都是EPC、BOT、BOO三種模式。EPC由政府投資和運營,BOT由政府委托社會資本建網運營,BOO由企業投資和經營,但是由于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政策的差異,商業模式不能簡單套用。
建議不同地區按需選擇不同的商業模式,從各地的經驗來看,第一種模式最容易推廣,而第三種模式可能帶來優化的城市管理效果。總的來說,不同城市的成本結構存在差異,在人口密集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運營效率高,當地政府和工程建設或有運營的能力,或直接運營;在人口密度較低的地區,運營效率低,當地政府或工程建設方運營體系不完善,參與者具備幫助政府運營的能力,有望與政府聯合運營或獨立運營。而未來數據的價值可能會進一步在運營中得到體現。
結語
當下,對于智慧城市的建設而言,即便是多政策連番助推,依然處于試點階段,還需不斷地摸索與總結。作為智慧城市“云、邊、管、端”布局中最難啃的物聯網“端”,國內智慧燈桿仍面臨應用場景不明晰、城市條塊協調難度大、運營模式待探索等難點。
近日,智慧燈桿規范《智慧城市 智慧多功能桿 服務功能與運行管理規范》正式立項,《智慧城市 智能多功能桿系統總體要求》技術標準進入起草階段,全國智慧燈桿發展蓄勢待發,廣深智慧燈桿建設經驗能為各地提供一定參考。
- 盞盞路燈暖民心,照亮鄉村振興路 - 2021/12/28
- led燈桿屏如何為智慧路燈項目帶來營收 - 2021/12/21
- 怎么選擇農村太陽能路燈? - 2021/12/14
- 達晨照明太陽能路燈將榮登CCTV展播,展現非凡魅力 - 2021/12/09
- 生活中離不開的LED太陽能路燈照明 - 2021/12/07
- 46盞太陽能路燈,點亮群眾發展信心和希望 - 2021/12/01

- 愛華仕斬獲“2021年度中國廚衛行業年度智能
- 回首2021,迎戰2022 彩虹線開啟新征程!
- 福臨板材|福滿2021,圓夢2022
- 美特照明:2022年照明新趨勢,經銷商如何做大
- 會自己“洗澡”的集成灶,帥康自動清洗集成灶
- 帶你設計一款功能多變,簡單實用的休閑露臺陽
- 世紀豪門吊頂:破防了!原來顏值+實力=H20
- 裝修木門選的好,噪音統統沒煩惱
- 寒潮來了,有淋浴房洗澡更保暖舒服
- 元旦特輯:歐意電器述說生活的點滴與美好
- “中國十大品牌”獲獎名單出爐,賽戈水漆榮耀
- 2021值得消費大賞 凱迪仕智能鎖榮摘兩項桂冠
- 益恩家居:新年新氣象,愛自己從好好睡覺開始
- 元旦伊始:健康新生活,從精格管道直飲水開始
- 喜迎元旦|新年新燈飾 箔晶智能照明讓酒店暖
- 吉美幫的2021 “專精特新” 深耕屋面防水體
- Aqara攜手京東成立燈光設計聯盟 打造燈飾照
- 年底廚房煥新顏,如何選擇廚電?好太太智能來
- 全鋁家具全屋莫蘭迪色系,這款美式輕奢范贏鄰
- 順趨勢·筑鳳巢·贏未來 鳳梧居門窗2021年會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