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傳統美學與工業設計的關系
眾所周知,工業設計是一門邊緣學科,它的主要的特點都體現在與其他學科的橫向交*中。諸如社會學、經濟學、美學、哲學、歷史學之類,它們的研究成果往往共同作用于工業設計的形成和發展。
同時,一項設計的目的在于創建一個綜合統一的完美整體。人與生俱來的對藝術、傳統 、裝飾、民族感的執著追求,導致了人們對“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形式”要求逐漸提高。因此,審美觀念的制約成為工業設計的一大逾越點,美學也成為工業設計的一大支柱。
設計中的美學包括
(1)功能美:即基于作品的結構及其使用材料而體現的美,這種美是與物體要實現的功能分不開的。例如:一把金屬鋼椅,配以黑色發亮的皮墊,就能夠展現一種富貴、氣派的效果。
(2)形式美:這是基于物質材料的自然屬性而展現給人的美,主要包括物體的色、形、聲、質地等要素,同時也與作品的整齊、均衡、比例、對比、調和息息相關。就拿一臺電視機來說,首先,它必須給人一種長寬比例的合度感,然后它的顏色、色調分配又要符合人們的基本審美情趣等等;
(3)社會美、藝術美:這兩種其實是基于前兩種而來的,它們體現的是某個社會群體由其生存現狀、歷史等而來的審美價值觀。各種不同的社會群體對美有其不同的看法。打個比方說,白色——在西方是圣潔的顏色,因而被廣泛使用,特別是用在建筑和婚禮上。然而,在東方一些國家,白色卻是一種死亡的象征。
以上談的是美學在工業設計中的基本表現形式,每一種都蘊涵著及其豐富的內容,因此難以全部談到。在這里,我僅就民族傳統美學在工業設計中表現提一些個人看法。
一、民族傳統美學與工業設計關系的由來
一個民族的審美觀,是與其生活的特定環境及環境所引起的社會意識分不開的。在50、60萬年前的石器時代。我們的原始人祖先所產制的石制工具與自然存在的沒加雕琢的石頭是基本沒有差別的。但從那微小的加工痕跡上我們可以發現人類自我意識從無到有的產生,這點意識釀就了源于實用而又超越實用的美。他們可能會因為工具太粗糙不規則難以握緊而把它打磨一下——這點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或許是微不足道的,但這確實是美學在設計中的第一次應用。
當然,這時候由于人們的生存都得不到比較有利的保障,談不上形成什么民族傳統文化,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使用的工具大抵上都是一樣的。當社會有了漫長時期內的第一次進化,民族與社會意識不斷地得到增強,人們在制造工具的同時,才或多或少地融進了本民族對美的看法。這一點從青銅器上作個說明:中國商朝的青銅器,向來是雕刻著一些有棱有角的花紋的而這些花紋要么體現猙獰、要么體現怪異,這與人們長期以來對鬼神的崇拜是分不開的。而在同一時期的羅馬帝國,不管是他們的青銅器,還是他們的建筑之類,上面的雕刻內容卻由神為人,把鬼神具體化為統治者及擁有人類外形的神。
這一點可以看作是民族傳統美學在工業設計中的體現之始:有不同的民族背景,就有不同的工業設計作品。
二、民族傳統美學與工業設計關系的現狀
如果說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民族傳統還只能在工業設計作品上施加一個很小的作品的話,那么在人類自我意識得到極大加強,各民族傳統文化極度分化,工業設計思想體系日益成熟的今天,民族傳統美學對工業設計的影響可以說是無時無處不在,像一只無形的手牽引著工業設計。
這并不奇怪,工業設計畢竟是以人為本的設計,什么樣的社會客觀存在造就什么樣的民族,什么樣的民族產生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人使用什么樣的產品,而形成產品本身就是終極目的,我們不能指望設計師把他自己的作品禁錮在工作室供自己欣賞。
我們的“美學導論”老師曾經講過一個設計案例,令我印象很深刻,覺得可以作為民族傳統美學對工業設計影響的一個例子:說的是神龍富康車的造型。我們知道,富康車是雪鐵龍公司的一個無后廂車型發展而來的,該車型本來是國際上的流行款式,并已形成一種時尚,然而;這種車型引進到中國卻栽了一個大跟頭。這不能不說是神龍公司無視民族傳統美學對人們觀念的影響及其對工業設計作品影響——無后廂,就其本意來說只是一種款式而已,但把它的字面獨立出來,就變成了“無后”:想一想,當你坐的車無后廂,就意味著“無后”——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你吃罪得起嗎?
當然,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各種意識的誕生到發展到形成是越來越短了。同樣以“富康”車型為例,它的在中國的不;流行恐怕還與新近形成的一個美學意識有關,即:在轎車還不普及的時代,只有官員因公才能擁有轎車的使用權,而那些轎車多為有后廂車型的轎車,從而給人造成一種意識:那些有后廂型車為官員乘坐,是高貴大方的代表,而中國民族傳統意識——“學而優則仕,仕則達”,又使人們追求和認可這一美學意識。
由此可見,民族傳統美學對現階段的工業設計有多深的影響,可能因為不了解這些,而導致某種產品的滯銷——畢竟,人是社會中的人,希望自己所擁有所使用的東西能得到大眾意識的認可。
現在,由于交流的迅捷化,民族傳統美學的影響還將進一步加深。
三、民族傳統美學與工業設計關系的展望
有人說,世界雖然仍很大,但我們的距離卻在不斷縮小,各民族的文化正在不斷地滲透。
確實,在通訊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電話、互連網等技術把我們輕而易舉地連接在一起,用“地球村”來形容我們所處的世界已不為過。我們在得到別的國家、別的民族的信息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把自己的文化介紹給別的國家、別的民族,民族傳統文化在不斷的交流中不停地相互滲透。
仍以我上文提到的“白色”這一有著特定意義的顏色而言,在東方一些以白色為死亡顏色的國家里,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嘗試著西方婚禮,白色的婚紗被冠以純潔的象征已被一些人突破傳統意識而認可,這正是民族文化相互滲透和融合的一個有力例證。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各民族傳統美學個性意識的喪失,這只是說明傳統審美意識的發展。允許“發展”并不是鼓勵“喪失”。因此,各民族傳統審美意識的個性仍然存在,并仍然將左右著工業設計作品的“形式”。
當然,不可否認,工業設計作品的“形式”又可以反作用于民族意識,使某一種“形式”經過推廣而形成一種潮流,加入到民族審美意識中去,并形成為一種民族傳統美學,——當然,這要到若干年后才能被稱為“傳統”了。
因此,縱然在長久的未來,各民族審美意識達到驚人的統一,就無所謂“民族傳統美學對工業設計的影響”了。然而至少在現在,在我們可以預見的未來,工業設計仍將深深被民族傳統美學所影響。
-
2021/12/29
-
2021/12/24
-
2021/12/20

- 愛華仕斬獲“2021年度中國廚衛行業年度智能
- 回首2021,迎戰2022 彩虹線開啟新征程!
- 福臨板材|福滿2021,圓夢2022
- 美特照明:2022年照明新趨勢,經銷商如何做大
- 會自己“洗澡”的集成灶,帥康自動清洗集成灶
- 帶你設計一款功能多變,簡單實用的休閑露臺陽
- 世紀豪門吊頂:破防了!原來顏值+實力=H20
- 裝修木門選的好,噪音統統沒煩惱
- 寒潮來了,有淋浴房洗澡更保暖舒服
- 元旦特輯:歐意電器述說生活的點滴與美好
- “中國十大品牌”獲獎名單出爐,賽戈水漆榮耀
- 2021值得消費大賞 凱迪仕智能鎖榮摘兩項桂冠
- 益恩家居:新年新氣象,愛自己從好好睡覺開始
- 元旦伊始:健康新生活,從精格管道直飲水開始
- 喜迎元旦|新年新燈飾 箔晶智能照明讓酒店暖
- 吉美幫的2021 “專精特新” 深耕屋面防水體
- Aqara攜手京東成立燈光設計聯盟 打造燈飾照
- 年底廚房煥新顏,如何選擇廚電?好太太智能來
- 全鋁家具全屋莫蘭迪色系,這款美式輕奢范贏鄰
- 順趨勢·筑鳳巢·贏未來 鳳梧居門窗2021年會隆
